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工作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了《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全國各地先后對工業固廢評價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部署,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于2018年8月30日頒布了《安徽省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實施細則(暫行)》。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企業需滿足的基本條件:
(1)被評價企業為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
(2)被評價企業為依法合規設立;
(3)被評價企業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
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的企業,可依據評價結果,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 生態環境部關于環境保護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23號)、《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關于執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47號)和有關規定,申請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以及減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相關產業扶持優惠政策。
工作流程:
接受委托→項目啟動→資料接收→形式審查→現場核查→專家評審→評價報告→提交備案。
評價內容:
(一)企業生產工藝、技術是否符合產業政策、技術規范;
(二)企業綜合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種類、產品是否符合目錄要求;
(三)企業是否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環境管理體系;
(四)企業物質計量統計體系建設情況是否滿足對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量的核算要求;
(五)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量的物料衡算過程是否準確;
(六)需要評價的其他情況等。
本司可調配參與項目技術人員20名(其中高級工程師4名,注冊會計師1名,中級工程師12人),可參與項目人員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包括資源、環境、能源、財會等,且均有工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相關從業經驗。
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技術團隊名單參見下表:
序號 | 姓名 | 學歷 | 職稱 | 所學專業 | 從事專業 |
---|---|---|---|---|---|
1 | 楊為華 | 碩士 | 高級工程師 | 化工 | 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低碳 |
2 | 昝向明 | 碩士 | 高級工程師 | 科技管理 | 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節能 |
3 | 苗紅民 | 本科 | 高級工程師 | 材料成型 | 資源綜合利用 |
4 | 卞國琛 | 碩士 | 高級工程師 | 化學工藝 | 資源綜合利用、節能 |
5 | 夏 偉 | 碩士 | 工業工程 | 化工 | 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低碳 |
6 | 楊志兵 | 本科 | 工程師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節能報告編寫和評審 |
7 | 陶權宏 | 碩士 | 工程師 | 無機化學 | 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低碳 |
8 | 瞿 磊 | 碩士 | 工程師 | 物理化學 | 節能報告編寫和評審 |
9 | 章勇維 | 碩士 | 工程師 | 環境工程 | 節能報告編寫和評審 |
10 | 吳曉明 | 碩士 | 助理工程師 | 環境工程 | 節能報告編寫和評審 |
11 | 劉龍龍 | 本科 | 工程師 | 冶金工程 | 節能報告編寫和評審 |
12 | 張慧珍 | 本科 | 會計師 | 會計學 | 資源綜合利用、低碳 |
13 | 魏 健 | 碩士 | 工程師 | 高分子材料 | 資源綜合利用 |
14 | 劉 杰 | 本科 | 助理工程師 | 生態學 | 資源綜合利用 |
15 | 葛平平 | 本科 | 工程師 | 環境工程 | 資源綜合利用、節能、低碳 |
16 | 周 波 | 本科 | 工程師 | 熱能工程 | 資源綜合利用 |
17 | 郭斗斗 | 本科 | 工程師 | 環境工程 | 資源綜合利用 |
18 | 胡 方 | 碩士 | 注冊會計師 | 財務管理 | 財務審計、節能、低碳 |
19 | 劉棚滔 | 碩士 | 工程師 | 化學工藝 | 資源綜合利用 |
20 | 盧杰 | 碩士 | 工程師 | 環境工程 | 資源綜合利用 |
根據企業自身產生和接收的工業固體廢物種類、綜合利用產品種類及綜合利用量的不同,評價全過程費用為一般項目3~10萬元;個性化需求項目10~20萬元。